一個年輕人高中畢業,問我應不應該提升學歷。
我說很有必要,他卻非常糾結。
為了證明些什么,他果斷搬出了比爾蓋茨,那個輟學后成為了世界首富的家伙。估計比爾蓋茨自己都不知道,在中國,他是“學歷無用論”的形象代言人。
接下來,他又繼續列出了一個個輟學精英:喬布斯、扎克伯格……
最終我還是狠下心來,告訴了他這個殘酷的真相:
考上名校輟學,和沒考上大學,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!
趙麗穎要嫁給你,你不想娶,和你追不上趙麗穎,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!
2
拿名人來說事兒,就是用小概率事件來說明一個大道理,這本身就是一種偏激。
這樣的人有幾個?
你有什么理由認為自己能夠成為像這樣熊貓般存在的人物?
因為稀缺,所以才會廣為傳頌。
我們喜歡看成功者隕落,更喜歡看失敗者逆襲,勵志的雞湯誰都愿意喝兩口。
但是喝完了湯你就覺得自己能下蛋,就是你太天真了……
不要被少數派的成功故事忽悠了,那只是你希望有代入感的自我安慰!
只有大數法則,才能普度眾生。
人人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,現實是大多數人注定平庸。
片面的只看到成功人士的缺陷,并且當做擋箭牌來掩蓋自我的缺陷,只能說明,你還不夠成熟。
言必談名人,本身就是一種幼稚。
兩個求職者,自身條件相似,薪資期望相同,一個是???,一個是本科,面試官只要不是腦袋進過水,相信都知道該選誰。
馬云說學歷不重要,但他的兒子在加州伯克利分校上學;
王健林也說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,但王思聰是倫敦大學畢業……
再去看看阿里巴巴和萬達的招聘,學歷的門檻是不是明晃晃亮晶晶?
你只聽說了比爾蓋茨從哈佛輟學創業,卻不知道他母親是IBM的董事,動用權利幫助他帶來了“第一桶金”;
3
這個世界,總有一群傻蛋,喜歡用自己的思維看待世界。
他們會覺得:
一個人有錢,那么他精神一定不富足;
一個人長得帥,他們就猜測這家伙可能是娘娘腔;
而一個人學習好,他們就想當然的認為他是個木訥的書呆子,眼鏡片和啤酒瓶子底一樣厚,不懂人情世故,不聞窗外之事,讀書都讀傻了……
其實,這只是一種狹隘的偏見罷了。
當一件東西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的時候,人的天性是:
暗暗告訴自己,其實這玩意兒也不咋地。
如果你無法突破這個思維大坑,就會變成一個膚淺的利己主義者。
在當下的社會中,學歷不重要?那都是扯淡,學歷不重要,為什么父母拼了一輩子為了孩子能上一個好的學校在不斷的努力;如果學歷不重要,那么為什么會有不公平的對待,不要再自我安慰了,沒有學歷,真的寸步難行。